您好!欢迎访问重庆宇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医疗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主要有哪些?
来源: | 作者:重庆医疗器械维修 | 发布时间: 2025-03-26 | 3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1、观察法

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医疗设备的外观、指示灯状态、显示屏信息等,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、异常迹象。例如设备外壳有无破裂、变形,连接线路是否松动、破损,指示灯是否按正常逻辑亮起或闪烁,显示屏是否有错误提示、花屏等情况。像监护仪若屏幕显示异常波形,或超声诊断仪探头出现外壳磨损,都可通过观察法初步察觉。

2、分析法

依据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、电路结构以及系统架构,对故障现象进行深入剖析。技术人员需要熟悉设备各个模块的功能与协同工作机制,当设备出现故障时,根据故障表现,分析可能涉及的电路环节、信号传输路径等。例如 X 光机无法产生 X 光,可从高压发生电路、灯丝加热电路、控制电路等方面,结合设备原理分析故障根源。

3、检测法

借助各类检测工具,如万用表、示波器、信号发生器等,对设备的电气参数、信号特性等进行测量。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、电容、电压、电流值,与设备正常工作时的标准参数对比,判断元件是否损坏、电路是否存在短路或断路。示波器则可用于观察设备中的电信号波形,检查信号的幅度、频率、相位等是否正常,常用于检测超声设备、心电监护仪等的信号处理电路。

4、替换法

将怀疑有故障的部件,用已知正常的相同部件进行替换,若设备恢复正常工作,则可确定原部件存在故障。这种方法在实际维修中较为常用,尤其适用于一些插拔式的模块、板卡等。比如 CT 设备中的图像采集板卡出现故障,可直接用一块新的、经测试正常的板卡替换,快速判断故障点。

5、功能测试法

对医疗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,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,观察设备在不同功能模式下的运行情况,从而发现潜在故障。以呼吸机为例,测试其在不同呼吸模式下的压力控制、流量调节、氧浓度供给等功能是否正常,以及报警系统是否能准确响应。

6、软件诊断法

许多医疗设备都内置了故障诊断软件或自我检测程序。这些软件可对设备的硬件状态、系统参数、运行日志等进行自动监测与分析,生成故障报告。如磁共振成像(MRI)设备,通过软件诊断能快速定位到硬件故障位置,或提示软件系统中的错误代码,帮助维修人员高效排查问题。

7、对比法

将故障设备的参数、性能表现与同型号正常设备进行对比。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常规方法判断的隐性故障,对比法尤为有效。收集正常设备在相同工作条件下的各项数据,包括电气参数、运行状态参数等,与故障设备的数据对比,找出差异,进而确定故障原因。在维修多台同类型的检验设备时,这种方法常能快速锁定故障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