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球分析仪计数时,有时只有RBC、WBC、HGB中的某一项出现CLOC(堵孔)报警,有时出现多项CLOG报警。报警出现时,相应的血细胞计数值与正常值相比有较大的偏差,有时计数值甚至为空白。
1、故障现象
仪器计数时,有时只有RBC、WBC、HGB中的某一项出现CLOC(堵孔)报警,有时出现多项CLOG报警。报警出现时,相应的血细胞计数值与正常值相比有较大的偏差,有时计数值甚至为空白。
2、原因分析
引起堵孔故障的原因归纳有以下几种:
(1)WBC、RBC测试电路板有故障;
(2)尘埃污物堵塞:尘埃污物既可能来自稀释液的污物,也可能由于样本杯的洁净度太差,样本杯重复使用,洗涤过程不净所致;或是样本杯盖保护不严,造成外界尘埃进入稀释液中;
(3)胶管老化,失去弹性,导致电磁阀胶管关闭不严,造成漏气;
(4)管道内有脏物,使液体流动不畅;
(5)血细胞或纤维蛋白的堵塞:可能是由于溶血剂的量不够或质量问题等原因,造成血细胞或血块堵塞在微孔处;也可能是采血不顺利或釆血过程过长所致;
(6)真空泵压力小,使液体流动太慢,引起测试时间的延长,出现伪报警;
(7)采血时使用棉签、棉球擦拭样品管导致棉纤维混入血样中;
(8)样本不规范混合时易产生气泡堵塞;
(9)冲洗液冲洗能力不够强。
3、排除方法
仪器出现堵塞故障后,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方法进行排除。首先利用机器本身的冲洗系统进行冲洗,包括内冲和外冲,一般可排除轻微的堵孔。当冲洗不能排除故障时,可利用酶及NaCIO或稀HCl溶液浸泡,然后反复冲洗,使管道内液体流动畅通。如果仍不能排除故障,则需对仪器的管道系统进行检查。仪器的硅胶管道弹性虽好,但胶管长期在电磁阀的挤压下失去了弹性,而关闭不严,造成漏气、漏液,使得试剂加量不准确,也容易使试剂形成气泡,从而误报堵塞,处理时可用厂家配的工具,将电磁阀的夹子拉开,用手指搓揉胶管,使之恢复弹性。对老化严重的胶管,应及时更换。
仪器发生堵孔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但是,如果加强仪器的维护保养和质量控制工作,比如经常对机器进行防尘,经常冲洗管道,保证试管洁净,以及采血时正确选取采血部位,用较柔软的卫生纸代替棉签擦拭蛋白吸管的外壁,穿刺针穿刺皮肤的深度和创口以能使血液通畅流出为宜,避免用力挤压等等,便可减少机器的故障率。另外,还应确保试剂的质量,最好使用原装试剂,优质稀释液。